编者按:VALSE Student Webinar 2021-05期邀请了山世光 (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)、黄高 (清华大学)、闫杰熹 (西安电子科技大学)、游凯超 (清华大学)、潘玲 (清华大学)、袁粒 (新加坡国立大学)等六位领域的专家,在董胤蓬 (清华大学)的主持下,围绕以下6个议题开展了深入探讨。本文是该次Panel讨论的文字实录。 点击查看本次VALSE Student Webinar活动详情以及讨论嘉宾和主持人的简介等信息:VALSE Student Webinar 21-05期 总第260期 薪火相传经验谈——学长学姐教你如何做科研也欢迎您关注VALSE的B站号VALSE_Webinar观看VALSE webinar历次活动的录像。 文字整理 | 董胤蓬 制版编辑 | 程 一 01 做科研需要培养的能力或习惯是什么? 山世光:首先,要摒弃过去“做好学生”的思维习惯。博士研究生最主要的目标不是“学习知识”,而是“创造新知识”。应该抱着一种创造知识的目标来读自己的博士学位。第二,要养成按照科学逻辑工作的习惯。在人工智能领域来说,一般从问题或者目标出发,调研前人的工作,提出问题或者研究动机,然后去设计思路和具体方法,把它进行实现去做实验验证。如果验证的结果好,当然就有一个明确的结论,如果结果不好,要回过头想一下是思路有问题还是实现有问题。这个循环其实就是科学逻辑的习惯。第三,要养成把问题进行形式化的习惯。因为语言描述一个问题或者想法会有非常大的歧异性,最好能把它符号化、数学化、形式化,减少在沟通和交流中的歧异性。第四,提升科学审美和鉴赏力提升的习惯。这个就典型地体现在如何评判不同的工作。鉴赏力的提升其实就反映了你会去从事什么样的研究,如何把自己做的工作或者别人的工作放到合适的位置。
黄高:第一,养成好的时间管理的习惯。要有集中的时间去深入思考,千万不要把自己的时间碎片化了,平时生活尽可能规律一些。第二,保持强烈的好奇心。多学多看,积累的东西多了,不同的方法、不同的工作碰撞就很容易产生新的想法。所以要多读好的工作,学会欣赏其中的美妙之处。最后,真正开始做一个工作了,就需要保持专注,不要在多个项目之间频繁切换。
潘玲:在软实力方面对心态的调整也是非常重要的。不要太关注于其他人的进展,一定要保证自己的心态不要被影响,坚定地做好自己的事情。 02 如何确定自己的研究方向? 山世光:计算所有句话写得特别好:“科研为国分忧,创新为民造福”。这其实本身就给我们提供了一种选题或者选择研究方向,找到有价值的事情的方法。我个人其实也喜欢另外一句话,就是“为科学增砖添瓦”,同一个学科,人工智能也好,大家做计算机视觉、模式识别、机器学习,为这个学科我们怎么去增砖添瓦,可能要找到一个能够去改变这个学科的突破。这里面要结合个人实际,以及对于未来的判断和思考。如果自己没想法,那就听导师的就好了,因为最后大家会发现殊途同归,万变不离其宗,根本的东西其实是一样的。最重要的还是培养刚才讲到这些科研的习惯。你自己有独立判断和思考的能力之后,不管做什么,可能都不是大的问题了,到那个时候你再朝着一个自己特别感兴趣,特别想去改变的方向去发展,可能也不晚。 黄高:选题时可以问自己几个问题,第一,这个问题是不是真的有实际的价值,能否真正解决问题。第二,这个问题为什么三年前、五年前没有人可以做,为什么由我来做?第三,我自己做这个题目是不是有独特的优势,也包括课题组的优势。另外,大家作为学生,一定要跟导师多商量,因为只得到导师的支持,才有可能获得更多的指导,做起来也会更加顺畅。 闫杰熹:我觉得从学生的角度来讲,可能更多还是要抓一些热点,因为博士时间不是特别长,还要跟到一个比较新的方向,如果再做一些比较旧的方向,相对来说就比较难产出。 03 如何找到“好的”idea? 游凯超:找到idea的方式无外乎几种,一种是看已有的论文,他们的论文解决了什么方法,还存在什么不足,就是我们未来努力的方向。还有一种方法是跟大家多讨论,会有很多别人的想法,打破自己一些固有的思维模式。 闫杰熹:要多跟人讨论,尤其是方向不是那么相关,两个方向在深层次上可能有些共性,在讨论的时候,可能你的一些想法在我这边有很好的实现。我觉得还是广泛的阅读,多他其他方向的人交流。 潘玲:跟踪一些最新的论文或者在推特上关注一些大佬最新的工作,会产生一些新的理解,或者新的思考。不同方向的人讨论,可能更容易产生出新的结果,一些奇妙的结合,也是很有意思的方向,或者说别人的研究方向能给你一些什么样的理解或者启发,能够让你跳出你现在所陷入的一些困境,也是一个很好的方式。 袁粒:有些很重要很新的工作需要自己动手实现,有的时候其实很多问题是通过动手的过程发现的,针对这个问题你才能提出解决方案,把一些经典的工作跟重要的工作,还有最新的工作,自己动手实现一次,复现一下,才能针对这个问题在复现过程中做一些分析,产生一些比较靠谱的idea。学科内不同方向的交流非常重要,同时跨学科的交流也是很重要的。现在的AI到了AI+Science的阶段,这个其实就是跨学科的交流。 04 如何在科研不顺或者是论文被拒的时候调整心态? 袁粒:拒稿要正确看待它,因为拒稿reviewer给你提的这些问题,就是你这篇文章的不足,这个时候也是能够反映出自己这个工作的一些问题,应该针对这些问题做一些补充,这一点心态上一定要放平。其次就是根据这些拒稿的reviewer的审稿意见提升自己的工作,以及在新工作中提升自己。 游凯超:在拒稿的时候,审稿人会认真地给审稿意见,审稿意见里面指出了很多不足,你把这些不足改了之后,就能够成为更好的一篇论文。如果大家真的被拒稿了,能够从拒稿的审稿意见里面找到自己未来提高的方向。 闫杰熹:我觉得还是要多沟通,因为有时候人可能会陷入到一个自己自我否定的圈子里,你一直跳不出来,你可能就一直会自我否定,也没有想到我们该怎么解决,多跟大家聊一聊,比如跟导师聊一聊,跟师兄师姐聊一聊,可能他们提的一些很好的意见和建议可以帮助你很好的解决问题。 潘玲:我觉得不要以投稿的结果来看待工作,在我做这个工作的时候,我当然会全力以赴,尽量把它做到最好,因为我从选题到方法设计,到实验验证,我都做了大量工作,我也相信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工作。这个时候我们只需要根据这些意见,不断地提升自己的工作质量和深度就好了,不要太关注一次投稿带给我们的失败,因为好的工作总是会中的。所以我觉得不要以投稿的结果来看待工作,而是自己能够真正地认可这个工作就好了。 山世光:遇到审稿人没看懂你的文章,要反思自己没写好,一篇文章怎么能够把它表达得清清楚楚,能够让即使是“不懂”的人也能够看出来你这个文章的价值,这才是一个非常非常成功的写作。 05 如何与导师、同学沟通合作? 黄高:总的来说,导师都希望自己的研究生能够积极主动,读研究生不应该只定位成跟导师学习,而是跟导师共同进步,共同探索未知的合作模式。千万不能把自己当成本科生一样,老师说点什么,就学点什么。作为博士生,要有自信自己将成为在一个特定的研究方向上最厉害的几个人之一,在这个方向上,导师也很可能没有你懂的多。 山世光:第一,对高年级博士生而言,在其所从事的课题方向上应该比自己的导师要强,在和导师沟通的时候,千万不要假设自己的导师什么都懂。第二,脸皮要厚是十分重要的,不要怕打扰老师,也不要觉得自己的想法太幼稚,害怕被导师批评。第三,论文的创新点,更多应该来自于同学自己,所谓“导师”,其更重要的作用是引导方向和提供批判的建议,提供一些别的可能性,更多是一个辅助的角色。 06 对未来的职业规划有什么样的安排,如何调整博士期间的科研过程? 闫杰熹:规划打算留校当老师,这一年还做了挺多学生工作。不管将来你是想去工业界还是去高校,肯定科研做好都是第一位的。 潘玲:不管去哪个地方,都希望能够继续深耕强化学习这个方向。虽然深度强化学习在学界有了很不错的进展和应用,但在实际的问题中,会有一个巨大的差距,我也希望能够推进这个差距,能够让它真正的帮助人类的生活,去改善人类的生活。 袁粒:我会在明年一月份加入一所学校,之所以会选择学校,还是因为自由,一方面想继续在计算机视觉相关的方向做,同时,想做一些把计算机视觉和脑科学结合的工作。高校和业界的合作,有时也能催生出一些很不错的工作,这是我的一个规划。 注:以上均为个人观点,仅供参考。 活动参与方式 1、VALSE每周举行的Webinar活动依托B站直播平台进行。 直播地址:https://live.bilibili.com/22300737 VALSE的近期历史视频可在这里观看: https://space.bilibili.com/562085182/ 2、VALSE Webinar活动通常每周三晚上20:00进行,但偶尔会因为讲者时区问题略有调整,为方便您参加活动,请关注VALSE微信公众号:valse_wechat 或加入VALSE QQ R群,群号:137634472); *注:申请加入VALSE QQ群时需验证姓名、单位和身份,缺一不可。入群后,请实名,姓名身份单位。身份:学校及科研单位人员T;企业研发I;博士D;硕士M。 3、VALSE微信公众号一般会在每周四发布下一周Webinar报告的通知。 4、您也可以通过访问VALSE主页:http://valser.org/ 直接查看Webinar活动信息。Webinar报告的PPT(经讲者允许后),会在VALSE官网每期报告通知的最下方更新。 看到这了,确定不关注下吗?关注下再走吧~ |
小黑屋|手机版|Archiver|Vision And Learning SEminar
GMT+8, 2025-1-20 07:26 , Processed in 0.014256 second(s), 14 queries .
Powered by Discuz! X3.4
Copyright © 2001-2020, Tencent Cloud.